随着新商标法的颁布,特供商标市场估计可以停止了,特供商标是什么意思?特供标识使用费是什么?带着疑问跟着笔者一起了解下吧。
特供商标,又称作特供标识,是指“特供”“专供”等字眼,用于商业
广告宣传的商品标签,如某些酒外包装标注着国检特供酒、民航特供酒、内部特供酒、军区特供酒、武警特供酒等字样,这就称作特供商标。
最早的特供产品要追溯到1155年的英国,当时被称为皇室专用,是一种颁给商人和某些专门服务业者的荣誉。按照“皇家商人认证委员会”的规定,商家若是想得到这个头衔,它必须连续服务皇室成员至少五年,方可具备入围的基本资格,也就是口耳相传的产品,通过大众口碑这项
驰名商标认定必经过程,才能成为英国皇室专用。

特供商标是什么
特供市场鱼龙混杂,此前由于缺乏监管,冒牌特供横行于世。政府机关一般不会与使用者直接接洽,主要是国家机关下属或关联公司或公关广告公司运作。这些公司从中抽取20%以上的提成费,并向特供牌的使用单位开具发票。使用单位获得特权牌后,提价更方便,也便于招商,而真正为这笔巨额使用费埋单的仍是购买产品的消费者。
而国内市场上的特供、专供产品标志居然可花钱购买,这种购买商标的款项,叫做特供标识使用费。叫价最高的便是授权“人民大会堂”特供、专供,一年要花500万元;其次的如“钓鱼台国宾馆”专供,一年叫价300万元左右。只要有企业愿意出钱,还有不少专门运作特供项目的
广告公关公司提供一条龙服务,一年收入可达数千万元。
2008年9月,三鹿奶粉问题事件曝光,震惊全国。紧接其后的10月14日,国家工商总局发布通知,具体指出,
广告中出现某某某国家机关专供,专供某某某国家机关内容的均属于违法,应依法从重处罚。
目前
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商务部、国家质检总局等四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“特供”、“专供”等标志清理整顿的专项行动,要求责任者停止发布违法广告,采取收回、覆盖、粘贴、替换等方式,撤除市场上流通的违规
商品包装、标签,消除不良影响。
所以,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时候注意了,现在出现特供商标的产品,没有经过国家商标局备案的,都是假货,千万擦亮双眼,保证好自己的
权益。
相关文章